中国政府网 |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阅读 | 关怀版
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党群建设
当前位置: 首页>工作动态>巩固拓展
党建引领促振兴 乡村遍开“幸福花” —聂拉木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走笔
发布时间:2024-01-17 |
文章来源:西藏日报 |

本报记者 杨子彦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

近年来,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下力气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,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中心突破、多点开花、做大做强,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,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。

聚焦需求育人才 队伍建设上台阶

群众富不富,关键在支部。

聂拉木县高度重视基层干部、本土人才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,多措并举提升村(居)党支部引领经济发展水平。

据统计,聂拉木县有16名政治素质过硬、愿为群众做实事、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年轻人,陆续扛起村党支部书记重任,发挥优势特长,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火热实践。

总的来看,目前,全县村(居)村干部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、合理化,村(居)党支部书记中具备致富带富能力的占比达52%。

近年来,聂拉木县突出“共性+特色”,注重用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、工作作风实的能人“治村”,根据村(居)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选配党支部书记,将懂“三农”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进村(居)“两委”班子及后备干部人才库。

根据发展需求,将返乡大学生、村才乡贤、致富带头人纳入村(居)“两委”班子后备人才库,调整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45人,对能力特长、主要优缺点等现实表现进行详细分析,形成表现材料台账作为进一步考察培养的依凭,精心“选种”“育秧”。

聂拉木县高度重视新时代人才振兴教育培训工作,实施村(居)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,采取挂职锻炼、区外学习、专题培训等方式,多渠道、全方位、立体式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,力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
有激励,才有动力。聂拉木县制定激励村(居)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二十二条举措,深入实施村党组织“争先晋位擂台比武”活动,乡镇设分擂台,对村(居)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、促进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每月大检阅、定期大观摩、年底大排名、年度大表扬,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纳入乡镇、村(居)综合考核指标体系、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重要依据,评先奖优,帮助后进,不断激发基层队伍的内生动力。

帮扶带路拓渠道 发展模式求创新

队伍问题解决了,如何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径、优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是摆在聂拉木县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另一个关键问题。

为此,聂拉木县坚持问题导向,破除因循守旧思维,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,通过产业带动、项目拉动、资产盘活、企业扶持和能人带动,推动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。

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,发挥种植养殖、旅游、外贸等特色产业优势,整合强基惠民工作经费、产业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,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,打造游赏观光区、民俗体验区、极地探险区、综合服务区、自然风光区等旅游线路及景点集群。

以兴边富民行动为抓手,全力支持特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,充分整合政府项目资源,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、农机具采购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维护等技术要求不高、施工难度较低的项目,优先交予具备施工资质的村级合作社承办实施,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收益150余万元。

大胆探索“坐地生财”路子,针对资源禀赋较差的村(居),鼓励将闲置的资产,通过房屋出租、机械租赁、农产品粗加工等模式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。

以基层党建“书记项目”为契机,“两新”党组织帮助结对集体经济薄弱村梳理发展思路、找准制约因素、破解瓶颈难题。

鼓励村(居)致富带头人、技术能手、返乡大学生通过资金、技术、设备、管理入股合作社,实现“强强联合,合作共赢”。

樟木镇大学生巴桑旦增毕业后,返乡开办辣椒酱加工厂,入股宗宗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,以夏尔巴辣椒酱等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为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以上。

“今后,我们还会根据市场扩大生产规模,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增收。” 巴桑旦增表示。

成果共享促发展 收益分配更公平

产业振兴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。

近年来,聂拉木县波绒乡白玛曲林村积极发展霍尔巴羊养殖业,效益连年提高。

家中有粮心不慌,村里有钱好办事。白玛曲林村有效利用集体经济收益,持续改善民生、增进人民福祉,三年累计投入资金142万元,为全村71户农牧民群众统一修建阳光棚,累计发放放牧人员工资约50万元,切实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发展红利。

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。

聂拉木县通过科学谋划、完善管理,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模式,以效益定分配、以分配促发展,推动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。

在健全完善分配机制方面,聂拉木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投入资金完善村委会、合作社办公条件,完善决策议事机制,调整充实合作社理事会成员,明确人员构成及职责分工,将组成人员党员比例提升至80%以上;督促44个村(居)对集体经济年度经营收支、管理费用、资产折旧等进行全面梳理,精准核算年度可分配收益总额,指导各村科学有效制定分配方案,将集体经济发展、收益分红细则纳入《村规民约》,去年以来,44个村(居)共实现分红513万余元。

为发挥最大经济效益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全县充分利用集体经济效益,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将集体经济红利送到群众心坎上。

各村(居)合理运用集体经济收益,热心公益事业,建设和美乡村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以来,全县41个村(居)集体经济积极参与慰问孤寡老人、资助贫困大学生等走访慰问,举办农牧民运动会、“望果”节庆丰收等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文体活动200余场次,累计投入120万元。

主办单位: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色拉南路5号 联系电话:0891-12317

藏ICP备07000001号 gaba.png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411号